每隔五年,中国就会规划出一幅新的发展蓝图。2016年3月全国两会将要通过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擘画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路径、蓝图,和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意义重大。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铁路建设作为一张国家的外交名片,在拉动国民经济、保障民生就业出行以及消化过剩产能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期,一些地方的“十三五”规划也相继出炉,铁路投资是其中亮点。
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
从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一些地方相继出炉的“十三五”规划中,不难看出“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硬道理。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关键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中国智造”的高铁不仅带动铁路沿线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房地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人口流动、推进城镇化进程、创造更多的发展和投资机会,也成为国际舞台上中国外交的金名片,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由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的“十三五”规划中,铁路投资成为众人瞩目的亮点是必须的。展望2016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铁路建设的步伐将继续加大,中国高铁的“出海”之路也将越行越远。
2015年中国铁路建设取得佳绩,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38亿元,超额完成238亿元;铁路新线投产9531公里,超额完成1531公里,均创历史最好成绩。立足2015年,展望2016,中国铁路将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进一步展现出新的时代赋予它的新的使命,中国人的铁路梦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