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能源汽车要深入民心,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充电难题才是根本。面对新能源车市巨大的市场潜力,第三方充电企业闻风而动,不断进行市场扩张。上周,新能源汽车销售并不理想的广州,也吸引了充电桩企业来此跑马圈地,据悉,电桩科技、星星充电等企业明年将在广州建设10000多个充电桩。
第三方资本推动充电桩扩张
在众多车企先后发布新能源车战略的同时,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在推动民间资本的大规模涌入。
电桩科技总裁先越表示,公司在全国成立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5个运营中心,在广州市场,已与不少地标性建筑物业达成战略合作,快马加鞭布局建设充电目的地,广州站将于明年完成500个充电桩目的地。
同样看好广州市场的还有星星充电。据透露,星星充电将在广州免费发放4000个充电桩,并将上门帮助建桩,统一运营管理充电桩,安装、支付、推广等环节。明年年底,星星充电将在广州建一万个充电桩,目前已和多家商户签署协议。对于免费获得充电桩的条件,星星充电总经理苏浩表示,只要拥有停车场地,即可联系星星充电,启动建桩勘察工作。无需再投入任何成本。
多模式撬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
单一依靠电桩将无法实现盈利,如何破除这一生存难题,资本市场显然有各自的打算。
在广州市场,电桩科技与正在布局汽车共享产业的苏打科技签约,共建“桩+苏打,即充即行”全新出行方式。这种生态开放还体现在其联合发起的“电动汽车充电联盟”,名为电桩科技却誓言不生产充电桩,整合充电桩企业多方资源,构筑标准化联盟生态体系。“开放、共享、共赢”,打造“极致”用户体验,才是电桩生态的核心。
大城市中,公共资源挤压得最小化,很难腾出场地建设大规模电桩。星星充电推出了众筹建桩模式,其核心部分为“三模式一平台”。三模式即工作地、居住地、目的地三地,一平台指互联网平台。在这种模式下,拥有车位的商户或消费者负责提供场地,星星充电提供勘察、建桩、互联网平台运营等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