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文化积淀厚重的赣西重镇,唐代著名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此地,可见自古就是风水宝地。江西中天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中天”)就坐落在这里。
认识江西中天董事长罗斌飞,是在某届建筑起重机械分会的年会上,给我的印象是精干,内敛。那时,他的江西中天已经和《建筑机械》合作多年。以后又多次在建筑起重机械年会上与罗总见面,每次他都是静静地坐在会议室的一角,认真地听会,偶尔记录着。
近几年,江西中天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业界关注。特别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低谷徘徊时期,江西中天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投巨资对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令人侧目。
于是,2015年6月的一个下午,借罗斌飞董事长北京出差之机,《建筑机械》采访了他。
从塔机配套到塔机、施工电梯制造
时光追溯1993年,年轻的罗斌飞进入江特电机做销售工作,开始了他在建机领域的职业生涯。在负责西南、西北片区的销售业务中,他逐步接触到全国塔机主机制造行业的优秀企业。2000年,他创办了宜春长泰传动公司(江特传动的前身)。2003年,尽管当时塔机市场的需求很小,江西省仅有的塔机制造企业江西省建筑机械厂都在办理破产,但凭借10年塔机配套件销售经验和对市场的大量调查,罗斌飞敏锐的意识到当时正是进入塔机主机制造的好时机。时逢军工企业转型,很多企业设备闲置,员工也无活可干。于是,他租用了某军工企业的厂房,吸收军工企业素质良好的技术工人。用罗总自己的话说是没有一寸土地一片瓦,开始打造他的塔机制造王国。他的梦想是做一流的产品,一流的品牌,一流的企业。
产品型号和质量决定着企业能否生存和长久发展。虽然罗斌飞已经在塔机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但是对产品的选型不敢有丝毫松懈。当时中国市场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的塔机,一种是1984年引进波坦技术的机型,塔机行业的主要制造企业都生产这种结构形式的塔机;另一种是行业熟知的山东塔机,价格比前者便宜很多,而且山东塔机由于其价格低廉大有攻城掠地之势。对于一个刚进入塔机制造行业的企业,大部分会选择后者,道理很简单,价格低更容易打开市场。然而罗斌飞不同,他选择了前者,因为他要做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一流企业。
好的产品价格自然也相对高。对于刚刚进入塔机制造的江西中天,市场根本就不了解。尽管罗斌飞在塔机行业已经做了10年的配套件销售,进入塔机制造行业也是有备而来,但是第一台塔机的销售还是让他历尽艰辛,半年才卖出。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用户使用后发现,江西中天的产品质量与低价的产品完全不同,加上及时的售后服务,市场就此打开。
2006年,全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及时增加了施工电梯产品生产线,塔机和施工电梯产品相得益彰的配合,更好地满足了新老客户的需求,同时给企业的快速发展充满了活力。
稳步前行
我们知道,塔机是建筑工程机械行业公认的低附加值产品,而且制造门槛低。但塔机又是特种设备,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后果不堪设想。采访过程中,罗总多次提到“做企业小心又小心,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使江西中天得到稳定、健康地发展,如今江西中天“ZTM”已经成为江西省名牌产品。
沿着江西中天发展的足迹,您会发现每一步都踏准了行业发展的节拍。
江西中天2003年进入塔机整机制造,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江西中天的产品无论从产品性能还是产品型谱上都已经非常成熟,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适逢国家4万亿投资的拉动,受保障房项目的影响,塔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罗斌飞抓住机遇,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了土地和厂房,使江西中天的产能得到及时提升。在2008-2013年中国塔机行业快速发展时期,江西中天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资本得到了快速积累。
资本是逐利的,然而罗斌飞却能理性的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有了资本,没有去追逐高利润高风险的房地产、小额贷款等,而是全部用于企业发展。2007年股市大涨的时候,罗斌飞的秘书曾极力劝他把资金投入到股市,对罗总许诺:你今天给我100万,我明天就给你10%的回报。罗斌飞则理性的意识到:他亏也亏不得,赚也赚不得。亏就不用解释了,之说以说赚也赚不得,是因为今天拿了10%的回报,明天就会投入200万、2000万,以此下去,股市大跌的时候,就会全套里面,企业也会被拖垮。
正因为罗斌飞抵制住了各种诱惑,使企业靠自身积累得以稳步发展。并且,他在主业上又极其舍得投入,从2008年开始公司陆续购买了360多亩土地,建设了8多万m2标准厂房,这样大手笔的投入在建筑工程机械行业中并不多见。
防患未然
对于塔机制造企业,倒塔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防不胜防的。江西中天涉足塔机制造业十几年来,市场保有量已超过万台,没有因为产品质量原因倒过一台塔机。
事故并不少见,这引起罗斌飞的高度重视。为了防患未然,江西中天将售后服务由出现问题及时服务,变为主动巡查,预防为主。所有江西中天生产的塔机,无论新旧,不分年限,一律每个季度对设备进行巡检一次。发现问题、安全隐患及时和机主沟通整改。由此将传统的设备出故障后被动的维修服务,升级为通过日常主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事故隐患,让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
塔机的保养、维修都是高空危险作业,越便捷效率越高,越安全。罗总讲了这样一个案例,在西安某工地,某品牌塔机维修更换变幅小车的尼龙轮因为两天没拆下来,工人疲劳过度从塔机上摔下身亡。为了减少维修时间,江西中天对于滑轮等易损部件,发明了快捷装拆的独特方案。比如同一个地方维修,传统方案可能需要1天时,而江西中天的专利方案则仅需要20分钟即可。目前,江西中天在传统塔机产品中已经申请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智者谋势
2008年,保障性住房拉动中小塔机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订单快速增长。这种情况下,罗斌飞意识到企业不能满足现状,不仅要做好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还要拓展其他领域,才能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正所谓智者谋势。
随着国家对能源投资的加大,核电站、水利大坝、桥梁、城市标志性建筑项目风生水起,大型塔机的需求也日趋增加。江西中天及时地完成了中小型塔机产品向大型化的转换。在研制生产大型塔机中,江西中天学习吸收JOST和波坦技术,根据中国市场情况进行改进。比如鉴于目前中国市场主力厂家的主导机型塔身都是“波坦片式”结构,且标准节市场存量很大,而“波坦片式”标准节具有很好的互换性,为了降低客户购机成本,江西中天将JOST平头塔机的塔身标准节改为“波坦片式”结构。一些细部结构,结合国内客户的安装使用习惯和中国国情,比如驾驶员的身高等,进行了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混合结构塔机。现在这种中外技术完美结合的125~400tm的中大型塔机系列已经成为江西中天的主力产品,受到中铁、中建等大客户的好评。
在南昌朝阳大桥,上海城建集团使用6台江西中天的大型平头塔机整齐的排成一列,非常壮观。罗总由衷地说,看到这些,感到很自豪,做企业辛苦,但也有价值。
对未来充满信心
时间到了2015年上半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依然在寒冬中煎熬,2015年的第一季度市场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降,塔机也未能幸免。一些小的塔机制造工厂已经被迫关停。此时的江西中天,并没有消极等待,而是从2014年开始,相继投资了1个多亿对企业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生产工艺流水线决定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江西中天聘请国家工业设计二院为其量身定制了生产线。如今,塔机、施工电梯的生产工序全部建成工艺先进的流水生产线,从钢材的预处理、全智能切割下料、焊道准备细节、各种大小工装设备、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最先进的后处理涂装线、打包堆垛等工序都全部实现了流水作业。经过此次升级改造,江西中天的生产线已经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产品质量优秀稳定,年产能达到15亿元。企业全面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制作智能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产品系列化。
管理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同时公司采用了EPR智能管理,不但精简了管理人员数量,提高了管理水平,杜绝了管理漏洞,更使客户满意度大大提高。
在软硬件同步升级的同时,江西中天也提高了售后服务水平。不仅没有因订单下降而裁减一个销售和服务人员,还将服务网络半径从宜春延伸到1000~1500km,售后服务人员更是随叫随到。罗斌飞认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他的目标是把市场稀缺的订单变为己有。
一流的产品一流的管理不断地吸引到国内外的高端客户,随着中天公司不断的投入升级,产品品质有了质的飞跃,中天公司的客户群体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中铁、中建、各省级建工集团、行业大型租赁公司等已成为中天主要的客户群体,同时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及南北美州等海外市场。
职业生涯始于塔机行业的罗斌飞,对塔机行业充满感情,对行业未来充满信心。他的目标很明确,此轮经济调整后不但江西中天要有一席之地,而且在未来2-3年内,要进入塔机制造行业的前3名,实现他一流产品,一流品牌,一流企业的梦想。
无论是2003年进入塔机主机制造,还是2008年投资购买土地和厂房,亦或是2014年开始对企业的升级改造,我们看到,江西中天每次都能准确的踏上行业发展的节奏。我用“天生的商人”来评价罗总对商机的敏感和果断,罗总则真诚地说,江西中天能有今天的发展,完全得益于其对内对外的精诚合作。
在罗总的办公室里,挂着“厚德载物”的条幅,他用最朴素的语言诠释了对其的理解:“谁都想追求利,追求自我价值,但总是要有承载。做事厚道一点,对人诚实一点,无论是衣食父母的客户,还是供货方,包括员工,遇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和谐长久发展。”
没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罗斌飞做人、做事的集中体现,更是他的江西中天与生俱来并延续至今无限张力和能量的根本。以“真诚、质量、服务”为本的江西中天,挥别了瑰丽的昨天和今天。那么江西中天的明天,将在罗斌飞的手下幻化出怎样更加绚烂的色彩?我们试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