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新的理念,一种对组织、资源、行为、模式的变革和突破,实现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
公路工程施工是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传统行业,三公局作为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大型企业,主动应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中的挑战,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在协同办公、物资设备电子化采购、施工生产监控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为企业“低成本”战略插上了翅膀。
三公局整合集成办公协同平台,完善了局本部-子分公司-项目部三级信息交互体系,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流、信息流的内部共享,管理质效显著提升。运用综合管理系统有机整合经营、进度、物资、质量、合同管理等模块,实时采集数据,利用大数据推动管理创新,为成本核算和经营决策提供了可靠详实的数据支撑。
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三公局实现了采购合同、供应商关系管理等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实现了流程标准化、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利益最大化等目的,提高了集中采购的效率、效益和透明度,降低了采购风险和采购成本。例如,在青海F+EPC项目空压机集中采购时,利用“中国交建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程电子化招标采购,仅直接采购成本一项就降低了12.85%。在斯里兰卡、肯尼亚、牙买加、巴新、黑山等海外项目采用网上国际化采购机械设备、钢材等,累计采购合同额逾1亿元人民币,采购成本下降了18%,运输时间缩短近一半。
三公局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了“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即一个集信用、质量与技术为一体的优质劳务协作队伍、合格供应商选用平台;一个以管控所有项目材料、机械、劳务等直接成本的结算中心;一个集中调配和管控所有项目资金收支、防范资金支付风险的资金中心,实现对项目劳务队伍管理、结算管理和资金管理进行远程监控和指导。此外,通过利用视频系统远程监控海外项目安全生产、施工组织或进行技术会诊,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施工成本、差旅费用等,提高了管理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海外项目的施工建设及经营管理。
在“互联网+”日益产生深刻影响的时代背景下,三公局主动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各个工作流程中,不断探索创新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思路和低成本扩张战略的实现路径,提升了效益,拓展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