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整合提供了契机。日前刚公告160亿元增发方案的渤海租赁(000415,SZ)对记者透露,天津自贸区对融资租赁业的优惠,给渤海租赁扩大境内飞机租赁业务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也为渤海租赁进一步加速海外扩张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后盾。据悉,作为A股唯一上市租赁公司,渤海租赁将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对接国际资本市场。
增发开启全球资本运作想象
4月19日晚间,停盘近三个月的渤海租赁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定增160亿元,用于强化公司旗下公司主营业务。其中,80亿元用于增资子公司HKAC开展飞机租赁业务,33.93亿元用于增资天津渤海开展租赁业务,26.07亿元用于偿还所欠GSCII债务,20亿元用于偿还所欠Seaco SRL债务并对其增资以开展集装箱租赁业务。本次定增完成后,该公司净资产将增加至256.44亿元,相当于国内一个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
公开资料显示,渤海租赁是目前全球第一大集装箱租赁公司,其控股子公司香港航空租赁为全球前20大飞机租赁公司之一,全资子公司天津渤海租赁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同时,其在天津、广东自贸区均有成员公司分布。
根据渤海租赁相关人士透露,在本次境内160亿元定增顺利完成后,将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的净资本水平、业务规模、抗风险能力,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需要,公司核心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各业务领域的地位将得到显著提升。
据了解,自2011年借壳上市以来,渤海租赁通过直接对接国内外资本市场,完成了多笔跨国大宗并购交易,目前形成了高度国际化的综合性租赁产业集团。2011年底,渤海租赁通过其子公司天津渤海租赁,斥资24.3亿元收购了海航香港100%股权,增强了其在飞机租赁业务中的竞争力;2013年底,渤海租赁又通过全资子公司斥资81亿元,再次收购海航集团旗下的全球第六大集装箱租赁公司Seaco SRL 100%股权,2014年收购全球第八大集装箱租赁企业Cronos,成为全球最大集装箱业务提供商,正式进军集装箱租赁和航运业务。业务版图从原来以基础设施租赁以及融资租赁为主,逐步扩大到飞机租赁以及集装箱租赁。
据悉,作为A股唯一上市租赁公司,渤海租赁将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对接国际资本市场。
融资租赁前景看好
多地自贸区挂牌也为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融资租赁行业提供了发展契机。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国行业规模从2010年的7000亿增长至3.2万亿,单2014年上半年就新设324家租赁公司,租赁企业数量增长至1350家。
即便如此,多位行业专家认为,目前国内租赁行业渗透率仅为4%,而美国的租赁行业渗透率已超20%。随着国内经济转型的加速,未来五年的租赁行业规模预计可以实现年均25%左右的增长。
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通过自贸区引进境外资金、操作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租赁公司和承租人的业务成本,从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天津自贸区将以融资租赁业为推进政策制度创新,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环境为主要突破口。自贸区负面清单的瘦身和政府管理的精简意味着更高的开放程度和更宽松的企业发展环境。通过SPV方式操作飞机和大型设备租赁将更为便利。
“公司目前在天津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均实现了成员公司布局,并先期探索实现了引入境外资金操作境内租赁业务的成功案例。我们会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配合国家进一步丰富自贸区经验。”渤海租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公司还将在未来加大对亚欧沿线,尤其是亚洲地区的资源投入,提升沿线客户的信用额度。同时,借助中资银行对“一带一路”项目的支持,不断扩大公司业务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