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瑞晟隆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电话:
13722567923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 ⇒ 科技新闻

2014年我国工业增速8.3% 两化融合成效显著

2015-02-11

  从2011年的13.9%,到2012年的10.0%,2013年的9.7%,再到2014年的8.3%,我国工业经济增速一路放缓。而且,2015年,这一数据还可能将继续回落至8%左右。

  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官员就2014年全年工业通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工业通信业总体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信息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上一年度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展望2015年,工信部将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目标锁定在8%左右,略低于2014年的实际成绩。

稳、调、促、增

  谈到2014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将其概括为“稳、调、促、增”四个字,即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速达到9.4%,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1.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速达到10.5%,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2.2个百分点。

  “我国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这么大的基数和背景下,仍然能够实现这么快的增长,实属不易。”对于2014年的成绩,毛伟明如此评价。

  他重点介绍了在“调结构”方面的积极变化,“我们发现,凡是国家鼓励的,需要加快投资的,和民生相关的投资增速都非常快。反过来,需要调整和压缩的行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部分高耗能行业的投资下降非常明显。像六大高耗能行业,平均投资增速同比下降了2.4个百分点。”

  “促转型”则主要体现为化解产能过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我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单位能耗下降了7%。同时,工信部还专门实施了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此外,创业创新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为工业经济运行增添了更多活力。毛伟明介绍,国务院在取消和下放3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专门下发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从政策鼓励、财税支持、激励创新、企业减负等多方面推进小微企业的发展。

  “去年有2000多万户小微企业享受到了政策减免税的优惠,同时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普惠性降税的措施,每年可以为企业和居民减少负担400多亿元。”毛伟明总结道。  

两化融合有成效

  毛伟明表示,目前看来,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的效果非常明显。

  首先,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其次,在信息化基础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第三,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业态条件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最后,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教育信息化等智慧民生方面的应用成果显著。

  “去年,我国信息消费达到2.8万亿元,增长18%,并带动了相关产业1.2万亿元的发展,对GDP的贡献约为0.8个百分点……所以说,生产性服务业也是两化融合的一个成果体现。”他提到,去年的亮点之一是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再次超过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其中,生产型服务业,尤其是信息消费占了很大的比重。

  毛伟明透露,在推动两化融合方面,工信部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布局:一是将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二是要深化工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即推动工业互联网;三是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研制、发布和国际化;四是尽快使两化融合在民生领域得到更大的推广。

  “智能制造成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1月29日,在由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工业经济年会”上,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文芳告诉记者。

  文芳预测,2015年,智能制造及细分领域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装备产品智能化发展趋势更为明显,工业互联网在部分行业的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也会陆续展开,支持两化融合推进的相关政策体系将更加完善。

今年或增8%

  展望2015年,毛伟明表示,从国际上看,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经济仍然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增速可能略有回升,但从总体上看,复苏疲软,不会有明显的改观。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们提出了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说,“尽管这个目标比2014年的实际情况要低一些,但我们仍然认为,这是一个不低的目标,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不可否认,眼下中国的制造业还难有稳稳的幸福。”在“第二届中国工业经济年会”上,民生证券总裁助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指出,产能过剩、需求乏力、债务高企是目前我国工业的三大痛处。

  管清友认为,新常态对工业领域影响巨大,工业应转变角色向前看。而未来的机会和创新道路主要有三个方面:工业4.0将带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一带一路”将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通路、通商、通航将成为“一带一路”的发力点;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企业,兼并重组调整产业布局,成为不可避免的模式。

  此次会上,赛迪智库还发布了“2015年中国工业经济十大发展趋势”,即工业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智能制造成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确立;“一带一路”等战略加快高铁、核电等装备走出去;一般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分工格局更加明朗;服务型制造进程不断加快;“机器换人”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整合迎来新的活跃期;以及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速。

混凝土泵  泵车  工程租赁  机械租赁  输送泵  朝阳  阜新  凌源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 在线预约:在线租赁申请
  • 客服热线:13722567923
  • 邮箱地址:jzhntb@sina.com
  • 公司地址: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