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盐城市有一些水泥砼公路桥通车后不久桥面即发生开裂,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以及桥梁的使用寿命。本文对水泥混凝土桥面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其维修方法以及设计、 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桥面 开裂 原因 处治
1 前言
桥面铺装层是车轮直接作用的部分,其作用是防止车轮或履 带直接磨耗行车道板,保护主梁免受雨水侵蚀,并对车辆轮重的 集中荷载起分布作用。桥面铺装层应有一定的强度,并能满足抗 裂、抗冲击、耐磨性能等要求。此外,考虑到分缝处各板块角易产 生斜裂,故要求桥面铺装层具有一定的抗弯曲变形能力。目前,随 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我市桥面铺装层损坏较为严重,维 修周期也越来越短,有的甚至通车不久即出现了开裂、碎裂、露 骨、脱落等现象,不仅妨碍行车安全、影响桥面美观,而且也给维修 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笔者对市内多个损坏的桥面进行观察分析, 认为造成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过早开裂的主要原因有设计考虑不周,施工不当及外界影响等。
2 桥面过早开裂的原因分析
2.1 桥面板刚度不够
为了减轻恒载,试图用增加钢筋用量或采用高强度钢筋来减 薄桥面板的厚度(如某些顶板偏薄的箱梁结构),这种桥面板由于刚 度不够,在重荷载的作用下引起较大的变形。此外,车辆的不断冲 击震动,容易使桥面板及铺装层出现裂缝且发展较快。
2.2 负弯矩的影响
连续梁桥、拱桥及悬臂梁桥等由于荷载的作用而产生负弯矩 或拉力,使桥面铺装层受到拉应力的作用而产生裂缝,从而造成 桥面铺装的损坏。
2.3 桥面铺装层与主梁表面混凝土未粘结好
桥面铺装前没有将梁表面的松散砂石、泥污等清除干净,主梁 表面未凿毛或凿毛的密度和深度不够,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桥面铺 装层与梁面之间的粘聚力,破坏了水泥混凝土层的整体性,通车 后车轮的剧烈冲击和荷载的作用使桥面出现脱皮、裂缝、剥落等现 象。
2.4 桥面铺装层的厚度过薄
由于施工因素造成梁表面高出设计标高,或由于调整桥面纵 横坡等原因造成了桥面铺装层厚度局部过薄(一般不宜小于8cm), 削弱了桥面铺装层的刚度和承载能力,这也是桥面早期损坏的原 因之一,如陈李线运粮河桥桥面铺装层的损坏即是此种原因。
2.5 桥面铺装层内的钢筋网走位
钢筋网在进行绑扎和浇注水泥混凝土时,受到施工人员操作 质量、运输机具碾踏和水泥混凝土的自重压力等影响,导致其紧贴梁面的走位现象,削弱了钢筋 网承受荷载的能力,尤其对于出现负弯矩的桥面铺装层,容易因 此而出现桥面裂缝等损坏现象。
2.6 混凝土的干缩作用
目前大桥桥面铺装多采用泵送混凝土工艺,为满足泵送混凝 土较大坍落度的要求,除掺入添加剂外,还加大水泥用量和水灰 比的办法,这都是影响混凝土干缩并成正比关系的主要因素。水 泥用量大时水化热增大,引起行车道板和桥面铺装的温差而产生 变形约束。由于混凝土硬化初期的抗拉强度小,若干缩和冷缩产 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则将导致混凝土内部及表面产生裂 缝。目前普遍存在着忽视混凝土养生现象,这更加促使温度收缩 和干缩裂缝的发育、造成桥面的过早损坏。
2.7 过早通车
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达到提前通车或“献礼”所需,往往在桥面 铺装完成几天后即开放通车,造成桥面在强度不高、变形未稳定 的情况下过早承受外来重载的作用,这也是造成桥面过早损坏的 原因之一。
2.8 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低劣、砂率过大、水灰比控制不好、砂石 级配差、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差以及施工时漏振、模板漏浆等造 成混凝土中出现蜂窝、麻面、强度降低等缺陷,均破坏了铺装层的 整体性、降低了其抗裂、抗冲击、抗弯曲及耐磨的能力。
2.9 施工缝处理不当
桥面铺装应力求少设施工缝,需设置施工缝的也应设在墩台顶 的位置。桥面不宽时以全幅一次性浇注为好,桥面宽度大的可以 分隔带为分界面。但不少施工单位在进行桥面铺装时随意设置施工缝,且对施工缝的处理也不当(如不按规范凿毛等)。此外,浇注 混凝土过程中出现的间歇时间太长(一般不宜超过1h),又没有按规 定设置施工缝。这些都严重地影响混凝土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10 荷载过大及冲击影响
高密度重交通以及超载车辆的增加,加重了桥面铺装层的负 荷,并且轮荷载的大型化会产生大的冲击,而在路面不平整或桥 面伸缩等有高差的地方,冲击则更大。
2.11 新老桥连接处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桥面开裂
此种情况多用于老桥拓宽改造
工程中,如涟盐线建湖境内拓 宽改造的洪桥、陈李线射阳境内的黄沙河大桥等。
桥面铺装的损坏一般是上述某几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的结 果,因而寻找原因时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3 砼桥面开裂及损坏后处治方法
3.1 裂缝凿槽嵌补法
凿槽嵌补是沿裂缝凿槽(槽形多用V形),槽的两边砼面必须修 理平整,槽内清除干
混凝土泵 泵车 工程租赁 机械租赁 输送泵 朝阳 阜新 凌源